详细页面

通号建设集团:深化改革激动力 纵深推进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27 作者:蒋琼 来源:通号建设集团 字号:

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和疫情常态化的冲击,通号建设集团坚持贯彻落实股份公司决策部署,坚持战略引领、靶向发力、跑表计时,毫不动摇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截至2021年底,改革三年行动136项改革举措完成率达80%,202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幅分别为34%、8%、6%,企业内生活力动力不断激发,品牌知名度、市场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

靶向发力,咬定改革不放松

擂动“鼓点”,举一纲而万目张。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开展以来,通号建设集团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立高志远、系统谋划,研究制定《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清单(2020-2022年)》,明确改革目标、重点任务、改革措施、时间节点及责任人,挂图作战,从上至下各级企业陆续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主动作为,积极参加国资委国企改革月例会,截止2021年底,公司中层及以上领导累计参加达800人次,覆盖5家重点子分公司,紧跟国资委、股份公司改革步伐,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打响改革战役。

疏通“堵点”,厘清主体权责边界。一是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坚持“一以贯之”,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二是全面实现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配强,推动董事会规范运作,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子企业董事会建设》《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外部董事履职保障》等工作方案,依法落实董事会各项权利。三是大力推行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作为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的“牛鼻子”工程,将通号建设集团本级、子子分公司经理层100%纳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范围,实现“两书一协议”100%签订,明确考核标准与退出条款,突出强激励、硬约束,全方位压实经营责任。

解决“难点”,瘦身健体谋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总部机构改革。通号建设集团本部管理部门由16个调整为10个,压减幅度为37%,统筹推进重点子分公司机构改革,优化公司职能部门数量,建立健全精干高效的总部枢纽,进一步提高工作运作效率。二是“两非”剥离成效明显。强化高位推进,制定任务清单,实行销项管理,统筹推进通号创新浙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及贺州通号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两非”剥离,2021年度两家企业均已符合“基本完成剥离”验收认定标准。三是加强参股企业管理,制定参股企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参股企业管理,完成北京通文文化有限公司45%股权退出,达到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目标。

双向激励,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坚持依法合规、积极稳妥、公正公开原则,破解难点,进一步释放“人和”优势,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解决“进”与“出” ,深化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2021年通号建设集团开展内部公开竞聘岗位284个,竞聘成功岗位230个,其中通号建设本级各职能部门51个中层及以下管理岗位、以及经营开发中心10个业务岗位参与竞聘142人次,竞聘上岗57人。根据竞聘结果,对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进行转岗或培训;对不服从转岗或经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切实执行“淘汰”机制,逐步打破国企“铁饭碗”。通过官微、专业类人才网站以及校园宣讲会推荐等引进和宣传渠道开展招聘工作,2021年度通号建设共引进社会人才126人,应届生毕业生人才88人,市场化招聘率达到100%。

解决“上”与“下” ,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号建设集团坚持机制先行指导实践,先后研究制定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方案、岗位聘用合同、岗位说明书、决策主体权责清单、经营业绩责任书、任期制与契约化考核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工作;截止目前,通号建设本级、以及7家重点子分公司共计43人次如期完成《岗位聘任合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完成集团本部及所属6 家企业中层共计97个岗位公开竞聘,不仅影响收入“能增能减”,更影响职务“能上能下”,打翻了干部“铁交椅”。

解决“增”与“减”, 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强调突出市场规则,优化薪酬分配机制,力促收入“能增能减”。一是探索岗级分离方式,薪酬向基层、骨干、技术和科研人员倾斜,彻底改变平均式的薪酬分配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建立薪酬与业绩(贡献)相挂钩机制,员工个人奖金分配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结合。二是推行“多通道”的差异化薪酬管理,将市场经营人员的薪酬从整体分配体系中独立出来,实行经营人员“低基薪+高绩效”分配模式,充分调动市场经营人员工作积极性,通号建设新签合同额连续五年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经营薪酬体系改革成效显著。

定向突破,立根原在破岩中

通过改革三年行动,通号建设集团治理体系日趋完善、生产经营、项目管理能力水平不断精进;聚焦主业主责,铁路、轨道交通业务板块持续突破;突出转型升级,设计引领能力、绿色建造能力不断增强;拓展新领域,“两新一重”新兴业务有效突破。2021年,集团公司获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长沙市建筑施工“AAA”综合信用企业、中国施工企业协会信用5星级企业、2021年建筑优秀企业、优秀施工单位。

“12555”发展战略全面构建。立足轨道交通及智能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国内一流工程总承包集团企业”为核心,构建起“12555”总体发展战略,聚焦设计咨询、投资开发、工程总承包、绿色建造、运营管理五大业务板块,着力提升经营开发能力、工程总承包综合服务能力、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现代企业治理能力,战略引领作用日益强化。

市场经营成效显著。立足区域优势,深挖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朋友圈”,与一大批大型央企、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拓展市场空间,为后续深度经营打好“前哨站”。在巩固大房建、市政、管廊、装配式建筑等传统项目基础上,成功中标福建莆田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项目,打造EPC样板试点工程,实现了“新基建”板块的零突破;借助在建项目优势,滚动开发项目大幅增加,经营模式不断优化,设计咨询在市场拓展先发性作用突显,成功中标高明画廊碧道、云南安宁产业园等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规划设计引领模式助力经营开发突显成效。2021年集团公司新签合同总额上年同期增长34.24%。

科技创新再创新高。2021年评选出首批科技专家20个;将技术中心职能下移至长沙设计院;新增BIM工作站4个,获得国家和省级BIM奖4项;联合湖南大学重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技术开发;新增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获得省级工法5项,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再次认定。

不忘初心 红旗已指先锋路

为加快推进改革发展,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生产经营、项目管理,通号建设集团党委印发了《党建创新拓展行动 12345 活动方案》等方案,构建“1+N”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造“理论、实地、特色”三种线下课堂,加快推进企业党建改革发展新路子,形成了党建改革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发挥政治优势,提升改革实效。深化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修订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党委会议事规则》,制定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统筹推进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落实“第一议题”机制。聚焦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和书记讲党课等载体,将理论学习成果与党建管理、生产经营等工作相结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改革行动。

谋篇党建格局,齐创改革新局面。进一步整合业务监督、审计监督、内部巡察和纪委“再监督”,构建“大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效能。以项目建设的重点、经营管理的难点等作为主攻方向,在 7 个重点项目开展主题劳动竞赛;制定党 建品牌创建方案,分级分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着力打造 “一 支部一特色”;创建 6 大党建特色品牌,明确 5 项实施步骤,同 步建立动态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浏览次数:37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